2009年1月21日星期三
重新听jay&重要的人
很高兴身上来了4位重要的人。我很喜欢他们来帮助我,非常感激!!!
奥巴马宣誓使用的圣经,是当年林肯宣誓所使用的,我早就说他会上任的了。
神爱世人。
2008年9月22日星期一
真实历史
你们需要仔细回忆就知道当时的事.
我们已经加急出书,你们一定要看真实历史书.
因为太长所以延迟推出.
书本是佛祖与神共写的.
你们都有永生!!!!!!!!!!!!!!!!!!!!!!!!!!!!!!!!!!!!!!!!!!!!!!!!!!!!!!!!!!!!!!!!!!!!!!!!!!!!!!!!!!!!!!!!!!!!!!!!!!!!!!!!!!!!!
2007年10月7日星期日
北京地铁2元通行更利于百姓
2007年7月17日星期二
2007年6月22日星期五
2007年5月25日星期五
喜欢个性自信的男人
英国女性偏爱个性丑男
“帅哥靠边站,丑男出头天!”是英国最新的社会趋势。根据英国媒体报导,有越来越多的美女,从外貌协会中退出,反而喜欢有个性的丑男,像模特儿凡妮丝就疯狂爱上拳击手科林,虽然科林光头发型奇怪,鼻子又被打歪掉,但整天和男模特儿接触的凡妮丝,觉得奶油小生无聊得很,实在不是理想对象。
另外,25岁的艺术家爱妮莎,则迷恋63岁的巴灵顿,她认为年龄不是差距,外表更不是问题。
引发丑男模特受欢迎
根据社会学家黛安菲米调查发现,目前英国只有三分之一的女性,认为外表是首要条件,大部分女性都认为,幽默感、经济能力和事业成就,才是她们所看重的。
同时英国新堡大学的科学家还提出一种新观点,所谓的丑男,其实是处在人类基因池的修补阶段途中,比帅哥的基因更优秀,也比较容易对抗疾病。
目前这股丑男风席卷全英国,更有经纪公司专找丑男当模特儿。英丑男模特儿山帕说:“我认为客户喜欢我,是因为我与众不同的外表,让人过目不忘。”
英国最新007丹尼尔·克雷格,曾经被批评是史上最丑的007,但影片推出后,他的魅力却风靡了全世界。个性丑男当道,也代表着活出自我的重要性。(为了“丹尼尔·克雷格”我要看007了>_<)

我说:一早看不惯那些头帅无脑,脑帅长草的男人,BS!!(BS是跟hahaha哈学的新单词)想起那些猪脑袋,我的天啊~~~幸好还是逃得快。因为我醒悟了,认定目标就是要找个有个性自信诚实的男人作伴!!(前提那人要不帅!)
2007年5月24日星期四
我可以用粗口骂你这两个中大学生

网易广东广州网友 ip:121.32.*.*: 2007-05-24 03:17:48 发表 -->
2007-05-24 03:17:48 发表
钱多也不用如此炫耀。何况这方法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也用过,麻烦你下次想炫耀的时候想另一种方法。再说山区穷孩子还多的是,他们更需要钱呢!我反对他的做法。
傻閪!有什么神气,用家人钱去沟女上床,你什么时候对你父母这么做过?不要被我看扁日后这女飞你的时候,你哭着去跳楼。中大有多一个死魂了!
真正富有的人——谢小夏
2007年5月21日星期一
2007年5月16日星期三
google为腾讯soso搜搜提供搜索技术支持

使用一向钟爱的google搜索资料后,得知原来是google提供了搜索技术,试用过是搜索的东西一样的,另外SoSo的搜图效果不错,特别显示了图片原图出处,可以帮助提高我使用原图片的重要性。由于google在搜索图片上没能整合,而百度的图片显示出处比较麻烦查看,所以我选择,网站搜索用google,图片用百度或soso。(网站搜索肯定是不会使用百度与soso的,因为他们提供的结果一个是不公正无用的,另一个是复制别人的...)
2007年5月14日星期一
支持PETA恐吓头号目标——JenniferLopez

新闻网址:http://news.163.com/07/0514/10/3EEPSUJI000120GU.html
首先说一下网易又一次失实报道,标题“珍妮佛·洛佩兹惹怒保育团体 穿皮草接死亡恐吓”,给我又一次说网易编辑低能的机会了。首先,杀你个人,才称得上死亡恐吓,另外死不就解脱她,如果我是PETA肯定不会那么容易放过她,一定是有组织计划有成效的折磨她。 (我在想,是否恐吓将那些牛粪狗屎抹上她的车,或者在她出席什么场合上,他们突然出现将屎扔向她?我觉得很有趣,如果她继续宣扬她的皮草我坚决支持PETA这么做!!)
她的友人透露:“珍妮佛吓死了。那封死亡威胁信恐吓她不要再穿皮草,否则要她好看!”由于威胁信直接寄到她的豪宅,她接到后吓得花容失色................(这段不就说明白痴的除了是JenniferLopez还有网易编辑这白痴!)

PETA:http://www.peta.org/
香港PETA:http://81fur.com/index.asp
2007年4月27日星期五
“多背一公斤上路”安猪的五一旅行路线
安猪在凤凰卫视获得五一旅行路线设计大奖 更多相关视频
今天看到zuola的标语是一个网址,看看。原来是一个凤凰台的旅游计划比赛节目。其中安猪的旅游路线以“多背一公斤”的书给贫困小学的学生为边玩边扶贫为主题。书籍使得贫困的孩子们能增长多些知识,对于贫困的学生来说,这1公斤的书已经是至宝了。所以他会胜出。他有详细的计划贫困学校的资料和合并旅游路线,安猪获奖1万元实至名归。并且我们也该学习以他为榜样。
谢谢zuola上传视频与我们分享这么有意义的事情。我在想日后有机会可以带一些玩具衣服书籍给有需要的孩子。我想详细计划好旅游的问题,最好是一队人去^_^
安猪的Blog:http://1kg.blogbus.com/
2007年4月19日星期四
正视校园枪击事件
2007年4月18日星期三
不容忽视的——圈网niwota
网站在此:www.niwota.com/
我找了很久都找不到他们网站的Logo图案,最后是自己截图的。关于他们创立的文章是少数少数的。虽然现在比起那些新浪、网易、百度、淘宝、QQ.......好像没那么大的影响力,以及关注。但其实背后隐藏的力量是非常大的。niwota已经有几百万的投资。我推算,他这网站暂时不做广告是需要得到网友的支持信任,继续烧钱经营,然后等某天依赖人数实在饱和才将这网站卖掉换来金钱。(或者推出更多其他盈利的业务)
youtube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现在youtube以市值16.5亿股票(美元)被google收购。估计niwota 也是想走这路线。
关于“你我他”网站的创立介绍:http://www.jinzhuzx.com/2007-4/15/12826827331.html
2007年4月12日星期四
日本有很多地方我们要学习
2007年4月8日星期日
这是我听到最开心的新闻
2007年3月11日星期日
《难以忽视的真相》——世界末日还远吗?
◎译 名 难以忽视的真相/一个麻烦的真相
◎片 名 An Inconvenient Truth
◎年 代 2006
◎国 家 美国
◎类 别 记录
◎语 言 英语
◎字 幕 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中文
◎文件格式 XviD + MP3
◎视频尺寸 624 x 352
◎文件大小 1CD 50 x 15MB
◎片 长 100 Min
◎导 演 戴维斯·古根海姆 Davis Guggenheim
◎主 演 (前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 Al Gore .... Himself
Bt下载网站:http://search1.btchina.net/btsearch.php?query=%C4%D1%D2%D4%BA%F6%CA%D3%B5%C4%D5%E6%CF%E0&type=0[An Inconvenient Truth]
是一部环境保护纪录片.主要演员是2000年总统大选中落选的候选人戈尔先生(Al Core)本人.他也一直是 “Global Warming"现象的传播者和倡导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政治家. 影片纪录了他在近几年里跑遍全世界各地主要国家和城市去作关于人类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温室效应对地球的威胁讲座的经历. 电影主要是发生在一个大课堂里, 戈尔先生通过大量制作精美的图表,数据,曲线,动画片,多媒体甚至漫画来给大家上了一堂沉重的环境教育课.(观众不用怕没有专业知识听不懂,那些图表和多媒体都协助你能很清楚的知道电影在讲什么). 其中也传插了戈尔先生自己生活和传播环保的经历. 电影除了讲温室效应外,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戈尔先生以前在参加总统选举时不为人知的一面.他其实除了是政治家外,也是一个科学家,一个幽默的,锐智,并且坚持不懈的人. 可以说观看整个影片像是我们大学生在学校上的一个大课,老师在前面放着幻灯讲,学生们在下面或磕睡或专心的听着,只是这回,课堂不只是一个教室,而是所有在电影院里的观众和今后在家看DVD的观众. 传播的群体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戈尔先生自己在片中说: “我很早以前就想把这件事情说给每个人听,但是我发觉到了传播上的障碍".这样一个美国人怎么也不能跑遍全世界的每个角落把这些高深的理论和看了让很多人眼晕的图表拿给每个人看.于是导演在听过了一次戈尔先生的讲座后就决定要把它拍成电影,给更多人看.
对于Global Warming的警示有这样三个步骤: 1) 发现问题 2) 传播真相 3) 解决问题 之所以多了第二步是因为这是个太大的问题,只有让每个地球人都知道都做出行动才有可能 “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一般认为的 “这是科学家们,领导们担心的问题"这个想法是错误的.科学家的工作主要是发现这个问题,提供证据,然后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况.这些他们已经都做到了.领导是要制定政策和法令强制某些政策的施行以确保我们能有所行动.这点还未做的很完善.但是最主要的是,人们必须要了解真相,了解事情的严重性,并且在事实,证据的面前被说服才能帮助解决问题. 而传播这个工作,就是媒体工作者,电影人,艺术家,作家,甚至是一个小小的影迷(比如说我现在辛苦打字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去看这个电影)应该帮助做的,并且能做到的. 这部电影的拍摄就是这个作用. 戈尔先生在电影里的课堂上为我们详细的用90多分钟对多年来科学家们关于Global Warming本身的起因,造成的结果和以后发展的研究做了详细而清楚接阐述. 里面用了好多做的很漂亮的图表和照片.证据确凿,很难不让人信服.
他提到了这样几点,供大家参考: 1) 首先他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了一下这个我们生存的星球,以便让你知道大概的一些地理知识.并且同时也要让我们对亲手把这个可爱的慰蓝星球毁掉而感到无比自责. 2) 温室效应的发生原理. 这里他用了动画片的形式为大家简单明了的解释了二氧化碳是怎么样造成了温室效应 3) 然后他用了大量图片和科学工作者的结果展示了来地球上发生的变化:多少冰山已经变成了没有一点雪的绿山;多少北极圈和南极岛的大冰块正在慢慢消失;多少曾经美丽的湖泊已经干涸;多少北极熊和企鹅因为冰的融化而死去(主要原因是原来北极熊和企鹅都是游一会儿泳就上到冰上歇息和找食物,而现在很多地方冰都没了,于是北极熊和企鹅的游泳距离加大,有时一直找不到上岸的冰块,于是就活活淹死了.) 4) 除了照片外,他也出示数据展示每隔几千年温度的变化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并且可以明显看出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有他的证据表明历史上温度最高的几个年份大部分都出现在近几年里,最高的温度则是去年2005年. 很多的曲线在展示时看到的结果是惊人的.最近几年里上升的幅度大到难以置信.以至于戈尔先生都要登上升降机去才能够到曲线. (因为屏幕比较大,图表也就比较大) 5) 再有就是因为冰的融化,本来在冰表面上折射回去的太阳光,现在折射少了,大都被海水所吸收,于是海水温度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了很多飓风和洪水等自然灾害.其中当然是主要讲的Hurricane Katrina. 6) 然后戈尔先生还分析了世界上各个国家CO2的排放比例,也就是谁对温室效应的形成"贡献"最大.无论是算上人口还是不算上,美国都是第一.而中国当然一乘上人口,就跑到第二去了. 而且不排除以后成为第一的可能.通过这个他其实是想说,美国人对灾难的造成应付的责任最大,但同时他们改善此结果所能做的也最多. 7) 最后当然是对未来的海平面和温度的预测.很多的冰山都将完全融化,南极岛的一个大角将融化脱离(目前体积已经缩小了很多,一但此角脱离就说明温室效应已经相当严重了).另外如果半个南极融化或是另一个大冰岛完全融化将使地球的海平面整个上升20英尺. 之后……水将淹没临海城市如:曼哈顿(戈尔先生说即使911没有撞毁世贸大楼,到时候也会被水给冲倒了- -),迈阿密,旧金山…世界各国的沿海城市和海拔低的地方….当然这里也包括我们两个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上海和北京. 再最后…..地球就变成水球了…-_____-…T_____T….
其实在整个听报告的过程中,我总有个感觉就是这一切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地球上生物是有生存周期的…恐龙同学们生存的时候,没有我们…他们的时代过去了..地球上一次大灭绝,然后冰河时代…然后人类的时代,…再然后人类灭绝,…下一个不知是什么生物的时代(也许是蚂蚁什么的),然后下一代的生物们就会在博物馆里放上人类的骨架观赏就像我们现在博物馆里的恐龙骨架一样….这些早晚会发生.但是当然这不是电影的主题.电影主要是要告诉我们: 现在面临这样的一种情况,对待它是一种态度上,精神上,道德上的问题,不是科学问题或政治问题.我们是否应该为保护自己的家园和下一代的生存环境做点什么.电影里也多次提到政府对此问题的反映不足.很多报告被递交上去时都被一些不懂科学的秘书们修改了.重要的事实没有能得到重视.但是最重要的是人们是有选择的权利的,选择等死还是为改善此局面尽自己的努力. 在中间插入戈尔先生去各国演讲的片段中,特别演了去中国北京的清华大学做演讲的情况. 戈尔先生很重视中国的传播.他也说从中国的科学家那里学到很多.( 我们的清华大学和学子们也自然因此在电影中露了半天脸,还有清华学子们对戈尔先生的热烈欢迎场面).但是同时他也表示出对中国环境的担忧.因为中国的人口以及工业污染很严重. 影片最后, 戈尔先生以人类登上月球的精神鼓舞我们,没有什么事情人类是不能做到的.即使是在某个阶段看似是mission impossible 的,在不久的将来都有可能实现. 可是他没有能告诉我们一个有效的办法.他只提到了用省油和过滤排气的车子等,但是车子的数量在每年增长,是否这就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呢? 也许你会对他的答案不满意,因为在他展示了那么多 “令人绝望的"数据并说服你世界末日就不远了后,没有能给我们很多希望.于是不免让人有些 “事以至此,能活一天活一天"的想法.而不是达到在看完后充满斗志或出门就决定明天不开车了这种效果. 在电影里戈尔先生用了这样两个比喻我记忆很深刻.一个是先把一只青蛙放进一个已经煮沸的锅里, 青蛙烫的 “蹭"一下就蹦出来了(青蛙也不知道是着谁惹谁了…真惨);然后把它放进一个同样的冷水锅里,开始在下面用煤气逐渐加热, 青蛙一开始自然没有跳出来,温度缓慢上升,但是青蛙始终没想要出来,因为温度上升慢,它已经逐渐在适应而不是一下被烫到.于是它也就没有正常的 “反射"要去逃走,而是始终在温度上升的水里呆着…温度眼看就要到达沸点…这时青蛙已经不知道怎么逃了..还是呆着..直到…直到…被人救出来….但是问题是…..谁来救我们呢?.
第二个是一杆秤,秤的左边是一堆金条,很诱人…而另一边…则是我们的地球…..到底哪个更重要呢?
转:http://www.mov99.com/movie/review/2458.html
2007年3月9日星期五
胡志明市
从小到大都听到“胡志明市”的天气报告,
who 叫胡志明呢?
胡志明(1890—1969),原名阮必成,
1945—1954年,胡志明作为越南党政领袖,领导越南人民为保卫革命政权而斗争,取得了抗法战争的伟大胜利。1954—1965年,领导越南北方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实现统一祖国的斗争。六十年代,领导人民进行抗美救国战争。但是,长期动荡艰苦的革命生涯严重损害了胡志明的健康。1969年9月3日,胡志明因严重的心脏病不幸逝世,享年七十九岁。
胡志明市,原名西贡,是越南尚未统一时南越政权的首都,现为越南的直辖市。胡志明市城区设12个郡,郊区辖6个县。人口400万,是越南人口最多的城市。市区面积1800多平方公里,是越南南方最大的港口。它还是越南最大的经济中心,其中边城市场是越南屈指可数的大市场,商品丰富,应有尽有。它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科技中心,有许多科研单位、大学、图书馆和文化宫。
因为纪念一位革命家起的城市名字,的确特别有意义!!